时间:2021-12-08 点击: 次 来源: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 作者: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 - 小 + 大
文 |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宋怡青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 近日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 作为特大型高科技央企,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一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深入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强国战略,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如何以世界一流干部人才队伍,支撑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建设? “作为央企,我们必须增强使命意识、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打造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航天科工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刘石泉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以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更加自觉地努力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科技英才。 新时代需要什么样的科技英才 《财经国家周刊》:世界科技发展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航天科工一直致力于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活力型、增值型干部人才队伍。新时代新要求,如何成为党和人民需要的科技英才? 刘石泉: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团结和支持各方面人才为党和人民事业接续奋斗、建功立业。如今,百年大党求贤若渴,作为科技工作者要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号召,以舍我其谁的历史担当,更加自觉地努力成为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科技英才。 第一,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科技英才,一定要听党话、跟党走。必须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的“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的深刻内涵,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必须自觉地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方面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 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敢于作为,自觉地苦练科技创新本领,担负起原始创新、自主创新的使命责任,努力探索科学前沿,发现和解决新的科学问题,提出新的概念、理论、方法,开辟新的领域和方向,形成新的学科和前沿技术。要坚持攻坚克难,集智攻关,瞄准“卡脖子”的难题,做出重大突破,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要以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保持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党、为祖国、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图/航天科工 第二,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科技英才,一定要保持一颗纯正的心灵。古人早就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要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古往今来,有成就有事业的人,都是在做三件事,即做人、做事和做学问。要做好这三件事,首先要心灵纯正,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科学本是寻找宇宙真谛的一个窗口,因此探索大自然的优美旋律必须配以纯正的心灵、正直无为的心态,如此才能使人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在为人要正的前提下,下面“五种能力”的训练与提升也非常关键: 其一,全局性的眼光与洞察力,还需要宽广的知识支撑。其二,自然想象与数学之间的相互转换能力,这是一种双向的转换,即自如地将数学结构译成自然规律,反过来再将观测与实验资料转化成数学理论。其三,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能直指事物本质。一旦这种能力被训练出来,在你的心智中就没有所谓深刻的概念,所谓深刻是由于没有看透事物本质的能力所造成的。其四,从平凡现象中发现不平凡规律的能力。其五,善于观察到不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三,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科技英才,一定要学点哲学。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被历史和实践证明是科学的理论,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了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就能使人认识畅通、思想豁达,不钻牛角尖、少做无用功,绕过暗礁、穿越迷雾,胜利到达认识的彼岸。 第四,新时代党和人民需要的科技英才,一定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伟大事业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实干是成为专家的必由之路。“好学才能上进,好学才有本领。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勤于学,敏于思,坚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要努力学习各方面知识,在实践中增加才干,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展眼界和视野,着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着力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未来的世界将不再需要单一的技能人才,而是需要具备完善的知识结构、极强逻辑思考力和具有灵敏预测力的复合型人才。 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开新篇 《财经国家周刊》:思路决定出路,思维方式决定发展方式。作为科技工作者,如何运用科学思维方法,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刘石泉:科技工作者要学点哲学、学点自然辩证法,一是有利于提高哲学素养、培养哲学思维能力;二是能够拓展视野,树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三是哲学能使人获得思想解放,放飞思想,能够面对纷扰繁杂的世界,掌握思维上的主动权,从容应对各种难题,提高我们解决工程问题的本领。 科学的思维方法能突破人的固有思维定势,解放人的思想,激发人的灵感,开启人的心智,影响人的行为。因而,它不仅在科学研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图/航天科工 比如,搞创新,要留心现有现象背后隐藏着的真理,掌握事物发展当中的“有”和“无”的辩证关系。怎么由“无”变“有”,我们要学习和领悟其中的辩证法则。 再比如,要注意隐藏真理在实践过程深层次的相反相成、相成相反的辩证转换关系,“无”中生“有”、“有”中生“无”、无“无”生“有”、有“有”生“无”这种辩证关系。这个“生”字很了不起,《易经》里面讲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道德经》里面讲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生生不息是中华民族的思维理念,是创新的理念、是发展的理念,都能“生”出来。 科学研究永无穷尽,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远无限,唯有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方能无限接近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地选择和处理“存在”与“超越”的关系,就是正确处理“有”和“无”的关系。 掌握了科学思维方法,科技工作者就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创新、不断超越自我,实现思想上、工作上新的飞跃。具体到实践工作中,当前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科学思维方法的创造性运用,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管根本、管全局、管长远的指导理论和实践指南。 目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确保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改革探索、创新实践都要体现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优化,促进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在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中,推动发展方式系统性变革、整体性转变,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实践充分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新发展理念在指导实践中显现出强大生命力。新发展理念的发展目的、思路、方向、动力、路径、着力点,不仅满足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需要,而且符合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要求。 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遵循。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确保“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开好局、起好步,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 怎样才能成为优秀的科研专家 《财经国家周刊》:战略科技人才,是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战略人才的基础是数量多、质量高的优秀科研专家。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专家? 刘石泉:如果你想真正在一个领域或者事业上成为高手甚至专家,那就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在没有人要求和鼓励的时候仍然坚持学习、实践和思考;在别人休闲的时候,你还在学习、实践和思考;当你已经被人认可为专家,到处是鲜花和掌声的时候,你能清醒评估自己,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东西不知道,仍然坚持继续学习、实践和思考。 要成为一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和专家,是一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成为专家最核心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看你是否找到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你所奋斗的这个方向和目标是否靠谱。 第二,看你是否能够持续地努力,就是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能否找到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这一条就淘汰了很多人,锲而不舍、坚持努力的根本是一个精神动力问题,这一条又会淘汰一大批人。 ▲图/航天科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人类已经进入信息文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的发展,将给人类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等带来巨大的变革。即将到来的时代似乎在告知广大科研工作者,必须成为一个高手、专家才能生存下去。 我认为,从一个普通人到成为专家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探索期”。从学校到就业,大部分人都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处于这个阶段的人还没有自己明确的发展目标,也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方向,只能进行不断的尝试。 第二个阶段为“新手期”。不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选择,基本确定了职业目标,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都处于初始状态,需要有人给分配某项任务和活动,并要求自己完成,自己也会参与项目的某一部分工作。具体解决问题时,主要依赖师傅或者导师的指导和单位的规章指引。 第三阶段为“胜任期”。经过导师带徒和实习锻炼,自己能够完成大部分较为常规的活动、项目和任务。遇到难题,通过学习与求教,也能够完成工作。 第四阶段为“高手期”。自己能够高效地独挡一面完成常规的任务,甚至是较为复杂困难的任务,对自己负责的工作能够得心应手,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五阶段为“专家期”。自己对所负责的工作能够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知其所必然,能够形成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论,能够站在全局上思考本领域、本行业的重大问题,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路径,能够组织团队解决新的、更为复杂宏大的难题。在本行业、本领域有重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成为本领域的领头羊、领头雁。 《财经国家周刊》: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成为一名优秀的科研专家,应该具备哪些能力特征? 刘石泉:我认为,能够成为专家的人,应能够努力具备以下能力特征: 一是要专注于一个领域,要长期不间断地耕耘,没有什么都懂、都会的专家,要努力不断突破自己的知识界限,对未知的东西始终保持有好奇心和敬畏心,随着日积月累,自己的领域范围会越来越宽。 二是注重长期的知识积累,拥有海量的信息和知识,熟悉相关领域,掌握了大量的规律,而且深刻、全面,并可以不断创造新的知识。 三是善于设计与研发工程产品,并得到推广应用,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与时俱进,一件事接着一件事干,一个任务或工程完成以后,能够提出并研发新任务或新工程,驰而不息地引领本行业、本领域高质量发展。 四是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思维模式,在思维方法和技术上都有较高的水平。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主动挑战困难和问题,不害怕失败,不害怕别人嘲讽和打击,有顽强的毅力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敢于挑战、化解难题、战胜困难,具有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图/航天科工 真正的专家一定是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的人,而一个善于创新的人,需要更新思维方式: 一是要保持好奇心和敢于冒险、挑战现状的勇气;二是要敢于抛开既定的认知和成见,坦然面对不确定性,积极克服各种内在与外在的阻力,具有顽强的意志、毅力和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真正的专家要有不怕失败、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精神,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