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中城市活动 > 新闻资讯 > 文章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文章

一位技能大师的奋斗年历

时间:2023-05-08    点击: 次    来源: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    作者: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 - 小 + 大

马小光近来出名了。这位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的数控铣工,毕业于技工学校,进厂后从学徒工做起,经过摸爬滚打,取得诸多技术突破,成为公司公认的“数控铣工大王”,最近获得我国技能人才领域的最高政府奖项“中华技能大奖”。其事迹经本报和其他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社会反响。

为了进一步探寻这位技能大师的成长密码,日前,记者再次走进北京卢沟桥畔的北京北方车辆集团进行采访。在马小光办公室橱柜的一堆资料里,几张泛黄、写满数字的年历,记录着奋斗拼搏的轨迹,让记者眼前一亮。

话说从头。

2002年的一天,北方车辆工具液压分厂来了一台新机器。说它“新”,是因为这是台数控机床,需要会编程才能操作。厂长站得高、看得远:传统普通机床加工产品效率低,质量参差不齐,将来数控技术是发展方向。

厂里挑选了几位学历高的年轻员工,学习操作这台数控铣床。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大家就纷纷不学了。

不是不看好数控设备,而是大家有难处。“一方面,没有人会编程,学习要挤占时间,不是几天就能学会的。另一方面,大家已经习惯了原有的加工工艺,学习使用新设备,如果没有产品产出,就意味着没有工时挣,收入减少还有出错的风险。”马小光回忆道。

马小光记得,当时,1个工时“值”两块钱。“厂里的年轻员工大都是从农村出来的,家庭普遍困难,大家都想多赚些钱。”

新设备不产生效益,领导心里非常着急,把目光落在了马小光身上。1998年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后,马小光在岗位上一直认真踏实爱琢磨,各种操作技能学得很快。领导看中了这点,想让他试一试。

但马小光家也不富裕。“我也是农村的,家里都是农民。”一番思索之后,马小光还是接手了新机床。他觉着,“年轻人就应该多学习新鲜事物,干点有挑战的任务。”

困难超乎想象。当时没有智能手机,互联网也没有普及,获取资料的渠道很有限。马小光跑到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也没找到几本可参考的技术书籍。

“一台机床几十万块钱,如果程序不对,撞坏机床是常事。开始只能看,不敢动。”马小光说。靠着仅有的一本说明书和有限的书籍资料,他只能一页一页地学,一点一点地试。

322、384、360……在2003年的年历上,每个月下面都有马小光记录的工时数字。包括奖金在内算下来,每个月他的收入仅是同事的一半左右。那是一段艰难的时光。

对于马小光的选择,同事们纷纷表示不看好,连工段长也于心不忍:“你这么少,适当给你找点辅助工作增加点工时,别完不成每月定额。”

不光赚得少,马小光还花钱去学习。他所在车间负责加工的是模具类产品,必须进行三维建模。为了学好这个技术,他攒了大半年的工资,买了一台“奔腾四”计算机自学造型和编程。

回忆起当时的“投入”,马小光至今感到无比庆幸:“整个行业数控加工技术刚刚开始普及,当时要是没学计算机编程,后面就很难跟上数控加工技术快速发展的脚步了,数控机床的软件更新换代非常快,需要不断更新学习。”

学习数控技术的过程中,马小光意识到理论知识的不足,报名参加了成人高考。他白天上班,晚上去上课,10点多才回家。慢慢地,吸收的理论知识多了,马小光感觉,“好像把脑袋撑大了,复杂的加工程序可以轻松掌握了。”

小试牛刀,尝到甜头。一次,车间要制作新型模具电极。原来预计要两周才能做好的电极,马小光通过计算机编程数控加工,只用两小时就完成了。看到巨大的效率提升,马小光更坚定了信心:一定要学好用好数控技术。

480、561、612……随着操作的熟练,2004年的年历上,马小光每个月的工时数字渐渐升高。636、798、854……从2005年年底开始,马小光在年历上记录的工时不仅追上了同事,而且开始反超。他成为车间里第一个完全掌握多种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的员工。

“当年我开始学数控机床加工的时候,有位工段长经常观察我的操作,跟我说,这机床根本干不了活。两年后,我们几个人完成了过去几十个人的工作量,再也不会为完不成任务发愁了,他逢人就说,多亏了小马,以后不会用数控机床不行了!”马小光自豪地说。此后,凭借过硬的技术,马小光成功斩获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冠军。

功夫不负有心人。每次记者在报道中写下这句话的时候,心里都是沉甸甸的。这句话用在马小光身上,更是凝聚着时间的厚重和力量——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其实都是百炼成钢!

上一篇:“上海科创”杯第三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举行 以赛引才选才聚才

下一篇:黑龙江鹤岗:推广“政校企”联盟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科技人才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24 felledbaba 版权所有,授权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