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大中城市活动 > 新闻资讯 > 文章 当前位置: 新闻资讯 > 文章

新闻洞察丨国企科技创新进入加速期

时间:2022-03-31    点击: 次    来源: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    作者: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 - 小 + 大

国企科技创新举措密集落地

编者按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国企创新工作,全国两会结束后,国企科技创新举措密集落地,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已经进入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将如何发力?敬请关注本期新闻洞察。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张一鸣

  从国务院国资委成立科技创新局,到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中央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座谈会,再到国企科技改革示范企业名单扩围,短短半个月内,国企科技创新的举措密集出台,国企科技创新进入快速推进期,国企将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央企将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创技术策源地。

成 效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国有企业创新工作,要求促进国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支撑和带动能力,全国两会结束后,国企科技创新进入加速期。

  “国资委成立推动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科技局、构建科技创新运行机制,为集结中央企业的科技创新力量,实施创新驱动、推进科技创新、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在此基础上,从科改专项行动,到扩围科技改革示范企业,再到召开中央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座谈会,科技创新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中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张春晓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企业是创新的主体。3月16日,国务院国资委宣布成立科技创新局;3月19日,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座谈会。3月22日,国企科技改革示范企业名单对外发布,入选企业数量从209家增加至440家。国企的科技创新工作全面提速。

  清华大学中国现代国有企业研究院研究总监周丽莎对本报记者表示,近期系列工作落实提升国企科技创新能力,在推动国有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提升国有企业原创技术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等方向发力,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

  在张春晓看来,国企科技创新的成效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取得了一批世界级科技成果,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二是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科技平台,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三是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积蓄了未来创新后劲。以上为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奋斗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深 化

  尽管国企科技创新已经取得积极进展,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需要提升的问题。周丽莎认为,科技创新工作在体制机制、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还有提升空间。

  “对于体制机制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在国有企业体制改革、人事机制、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科研项目与经费管理、科技创业与投资、财税政策等方面推进适用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在资金投入上,要认识把握好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的关系,用活用好用足激励机制,调动企业积极性;在科技人才培养上,要认识把握好科技型人才的特点,加强科技创新建设,培养高端人才,科研力量既‘分散’又重合交叉,要协同力量、统筹管理、深入研究、辩证分析、解决问题。”周丽莎说。

  张春晓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一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加快打造一批科技创新领军企业、“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把中央企业坚决打造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二是着力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积极构建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三是要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全面发力,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高质量完成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周丽莎强调,加快健全科技创新体系,要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激发创新活力,深化市场化改革,打破束缚、畅通渠道、放权松绑,大胆引进人才、使用人才;要尊重科学发展规律,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建立研发投入增长机制,确保科研投入指标的硬约束;要统筹协同创新资源,构建开放式研发创新体系,有效整合人财物资源,重点项目合力攻关;要推动研产销深度结合,服务市场,生产销售与科研单位协同,实现“研产销一体化”;科研项目“揭榜挂帅”,以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解决现场问题,促进降本增效;要重视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加快做大骨干科研人才基数,逐步形成高端人才“塔尖”,打造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全面增强科研人员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集中力量取得研发成果,推动高质量发展。

推动科改企业提升创新力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王丽娟

  科改示范企业迎来扩容。3月22日,国资委公布了最新科改示范企业名单,企业数量由原来的204家增加到了440家,实现了“倍增”。

  科改示范企业数量的倍增是“科改示范行动”深入推进的成果。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科改示范行动”进行扩容升级,是我国国家战略发展的要求,也是科技型国有企业的需求。科技型企业的定位和特性决定了要在以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动力上先行一步,科技型企业改革创新的成熟经验有利于为全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有益示范。

图片来源:新华社

  “科改示范行动”是继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区域性综改试验”后的又一国企改革专项工程,始于2020年4月。2020年4月8日,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科改示范行动”动员部署视频会议,对开展百户科技型企业深化市场化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专项行动进行动员部署。

  2020年4月27日,完成改革方案备案的204户“科改示范企业”名单正式公布,选取了200余户改革创新紧迫性较强的国有科技型企业,在切实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前提下,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深化市场化改革,重点在完善公司治理、市场化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探索创新、取得突破,打造一批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在此基础上复制推广成功经验。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科技创新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主力的国有企业,更是要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加快推进我国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转变。

  对此,党中央已经作出部署,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同时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新动能。

  科改示范企业目前已经扩到了440家,但这不仅代表着数量的增加,更是质量的提升。下一步,如何推动科改企业进一步增强活力、提升创新能力?从中央的要求到企业的实践来看,需要从三个层面入手。

一是要把准战略方向,从制度层面加快治理机制改革。创新是动力源泉,治理是重要保障。在组织架构、决策机制、人力资源、风险管控、用户服务等方面,我国企业尚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健全机制、优化体系、完善治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完善公司治理,尤其是加快推进股权改革,才能将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快速提升。

二是要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技术创新机制改革。科改示范企业作为国企技术创新的排头兵,在技术创新机制改革上,要领跑带跑。目前一些国企已有足够认识,在持续加强与海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同时,打造跨界协同创新、国际产学研合作平台。此后要更进一步系统化提升扩大平台的作用,在集聚创新要素、深化创新协同上深度挖掘。

三是要从培育创新人才入手,发挥激励机制的效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必须着力培养、引进、用好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同时需要深入到科研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等各个组织环节,使得刚性兑现机制和科技创新规律相结合。

本文由航天工业人才信息网航天工业人才网中国航天工业人才信息网中国航天工业人才网提供。



上一篇:佳都科技:科技防疫产品今年市场需求较为旺盛

下一篇:坚持以系统观念推进科技创新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科技人才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24 felledbaba 版权所有,授权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