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1 点击: 次 来源: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 作者:国家科技人才服务网 - 小 + 大
作者:孙福全(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从历史进程和实践实践来看,科技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引擎。谁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和制高点,谁走在现代化发展的前沿。加快科技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关键。从最初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到现在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进程和实践来看,科技创新是现代化进程的引擎。谁站在科技创新的前沿和制高点,谁走在现代化发展的前沿。加快科技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强国的关键。 科技现代化是世界科技强国的主要标志。一个国家是否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科学技术是否实现了现代化。现代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20世纪80年代,中国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当时的现代化是指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即第一次现代化。当今的现代化以数字化、智能化、智能化为特征,是指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从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即第二次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早在1963年1月,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把祖国家she成为社会主义强国的关键是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科学技术水平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相当,在一些重要学科和前沿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二是从事科技活动的学科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一批世界一流的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三是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队伍,包括战略科学家、领先的科技人才和大国工匠。第四,科学技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要,建立现代经济制度和现代社会制度。第五,科技治理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实现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科技现代化。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大国jia特色的科技现代化,应该具有与中国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文化特色等国情相适应的个性特征。第一,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全体人民的繁荣。 近年来,我国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依然艰巨。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把重大科技资源配置到高效地区,培育科技创新增长极,让沿海发达地区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适当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科技资源,促进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把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第一资源。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关键因素。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居世界首位,人口红利已转化为人才红利。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人才的政策和计划。人才发展环境大大改善,人才活力迸发。要把人才队伍现代化作为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首要任务,着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使科研人员能够集中精力从事科研活动,打造汇聚全球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建设世界人才中心。第三,把体制机制创新作为科技现代化的动力源泉。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是中国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制度优势。这一制度优势体现在,中国可以在涉及国家安全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领域采用新的国家体系,通过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重大科技突破,快速弥补科技发展的不足。同时,在竞争领域,要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科技投入产出效率。坚持市场机制与国家新体制的有机结合,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国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主要目标。第四,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要作为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质量不高。实现“双碳”目标任务艰巨。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实现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足的问题,满足人们高质量生活的需要。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科技领先,经济发展停滞,即所谓的“创新悖论”与这些国家的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有很大关系。这一现象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全面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需要从五个方面努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的、整体性的、结构性的变化,科技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成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国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1的第12位。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现代化水平存在差距。我们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改革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补短板,增强优势,全面推进科技现代化。具体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重组研发体系,推进研发体系现代化。加强战略性科技力量建设是推进研发体系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加快国家实验室在重大前沿科技领域的布局,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主导、由稳定机动的战略科技力量组成的战略科技队伍体系。突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加快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成为重大科学突破的源泉。重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战略性“瓶颈”技术,力争在几个重大领域成为世界技术领先者。培育形成一批世界级特色产业创新集群,打造一批世界创新增长和创新高地。要打通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应用的链条,构建完整的全链条研发体系。二是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治理现代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是推进科技治理现代化的关键。要充分发挥国家在重大科技创新中的组织者作用和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有效市场与有希望的政府相结合。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坚持根据评价对象的类型和特点,实行分类评价和第三方评价。完善“揭牌带头”、“赛马”等科技项目的审批组织管理方式,加强重大项目生命周期管理。第三,改革微观主体,推进创新主体现代化。鼓励和引导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加强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吸引多家企业家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技决策,支持企业率先承担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科技项目。 鼓励产学研三方在战略层面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创新联盟。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实体整合创新,形成创新生态链。加快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支持大学研究人员加强理论创新,探索形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校。深化科研机构改革,继续发挥转产科研机构在攻关行业共性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骨干作用。社会公益性科研机构要大力提高公益性科技服务能力,建立现代科研机构体系。第四,加强人才开发,促进人才队伍现代化。培养本地人才,努力建立以研究人员为中心的研究环境。支持青年科技人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储备力量。 培养一批世界级的战略性科技人才、领军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大国工匠。实施人才开放政策,完善国外高端人才和专业人员来华工作、研究和交流的暂住政策,探索建立技能移民体系。完善补偿福利、儿童教育、社会保障、税收优惠等制度,为海爱科学家来华工作提供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吸引力的环境。五是优化创新生态系统,推进创新生态系统现代化。弘扬新时期科学家精神,加强科研诚信建设,完善科技伦理体系。促进创业,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产权和创新利益,发挥企业家在把握创新方向、聚集人才、筹集资金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弘扬科学技术精神,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形成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鼓励创新,完善试错容忍和纠错机制,倡导敬业、精益、专注、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 |